其中,这个经方正是来自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的。
那么那个女患者喝完后,病情怎么会加重呢?
陆长清看了药方没问题。
除非是吃错药汤了。
“姚老,患者在哪?”
“她还在家里,我也是接到她家人电话才知道的。”
“那不如我们亲自去看看,或者让家人把她带过来。当然,最好把药材,一起带过来。”
“我打电话问问。”
姚冀打去电话。
当他打完电话后说道:“长清,那患者家属说亲自带患者过来。”
“姚老,那我们在这等等。”
半个小时后。
一位中年男子带着一位中年妇女过来。
中年妇女一进来,就看出对方的不对劲。
“姚医生,我们来了。”
“这位是陆长清陆医生,我们特意请他来给你妻子看看。”
听说是陆长清,中年男子似乎听说过。
陆长清则是看了这位中年妇女,然后给她脉象,询问她现在身体的情况,包括从她丈夫那里了解。
“你把那些药材带过来吗?”
“来了,在这。”
陆长清拿过去看。
甘草,小麦,大枣,茯苓,茯神,人参,石菖蒲,远志,龙齿等等。
其实,这些都是在甘麦大枣汤基础上加减的。
陆长清仔细看了那些药材。
一开始,觉得药材很正常。
但是,当他突然拿起那小麦的时候,他觉得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了。
“姚老,问题可能在这。”
“这不是小麦吗?难道是假的?”姚冀,姚剑南都很惊讶。
“小麦不假。但是,对症下药用的应该是浮小麦。”
北宋有个医学家王怀隐,购进一批小麦,结果别人送过来的是一批瘪小麦,刚好有一妇人来治疗脏燥症,原本其开出来的处方是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三味药,王怀隐只能用瘪小麦来代替使用,不料不久之后妇人再来复诊,告诉王怀隐脏燥症已经好了,而且原来出现的盗汗的症状也一并痊愈。
瘪小麦,其实就是小麦里干燥轻浮瘪瘦的一类,中药称为浮小麦,有补气清热止汗的功效,常用于骨蒸潮热、自汗盗汗等症状,不论阴虚或者气虚类型,出现的汗多症,都适合使用浮小麦治疗。
看似都是小麦,实际上小麦和浮小麦真的不一样。
“浮小麦?”
姚冀,姚剑南脸色变了一下,似乎知道问题在哪了。
这两人是名医,自然清楚这问题所在。
“看来还是我医术不精啊!”姚冀说道。
中年男子不太明白。
陆长清拿出药方,重新在药方上加一个浮字。
“你告诉药店的工作人员,要的是浮小麦,不是小麦,一定要说清楚,然后重新煎药汤喝下去,你夫人就没事了。”
脏躁本作藏躁,中医叫做藏燥就是子宫整个干掉。
常见到的病人是子宫萎缩掉了,这些太太们很早就停经,看到别人在喜乐地讲话、聊天时,她自己一个人在哭、在流眼泪,情绪很不稳定,有时候又突然看到很奇怪的东西,这就是藏燥。这种病情,西医说是歇斯底里,把她当精神病去治疗。
藏燥也代表脏里面的津液不足,肝藏血,心主血,当里面津液不足时也会产生这种现象,中医叫藏燥。
为什么要用小麦?
中医的观念里面认为小麦是心之谷,五谷杂粮之中,唯小麦是入心脏,能够滋补心气。甘草、红枣能够生津液,把津液补足。
其他临证再决定用药。歇斯底里,西医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很好的药可以治疗这种藏燥。
小麦有些时候不一定有效。
但是,浮小麦一定有效。
这就是那么奇怪。
只是为什么当时张仲景没有记录浮小麦,而是直接记小麦。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