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您就是我的另外一层应对!”
听到赵天生的话,王忠嗣神色微微一凛,点了点头。
“老夫清楚,不过天生你想要怎么应对对面的手段?”
对此赵天生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因为他也得看对方到底是用哪一路的手段,才能随机应变。
...
如果说,李适之这位刑部尚书,是已经被确认了的,莫仲晦留在盛州朝堂里明面上的盟友帮手。
那么还有一个未曾确定的对象,赵天生其实也已经划定了一个范围。
其中京兆西都的勋贵一系,尤为的嫌疑巨大。
这其中,与李适之交往不少,不近不远的京兆韦氏一脉,淮阴江南府台税务巡查转运使,韦坚。
便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实际上,赵天生近乎于有九成的把握,此人就是莫仲晦留下的暗子,可是不如李适之有所痕迹留存,赵天生到现在也没有抓到什么把柄。
反而是能够了解到,这位韦坚韦大人,赫然算得上是玄帝近前的一名红人!
...
要知道一国之大事,除了戎与祀外,无非就是一个字‘财’!
是以任何的王朝,要发展,要吏治清明,要百姓安居,都离不开这个‘财’字。
所以能够更好的疏通财路的官员,在王朝之中,便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也是王朝帝王眼中的能臣干吏。
这一点,韦坚就做得很好。
作为淮阴江南府台税务巡查转运使,等于是南方一带十数个府台的财税的问题,都已经收拢稳定。
尤其是在出了云天海舰被袭击的问题后,盛朝启动了另一条财税进入中央的法子,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就是韦坚亲自主持设计的。
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收缴得到的税收,剔除了世家门阀一步步退出盛州的部分,还是足足增长了三成有余,这样的成果不止是让朝廷满意,更是让玄帝十分高兴。
可以说,掌祀学宫这一边一直没有什么动作是对的。
面对这么一个新晋的钱袋子,哪怕是朝堂和玄帝也不可能给掌祀学宫多少的面子,毕竟说到底理念之争,修行者间的恩怨,影响不到朝堂之中。
只要文庙没有发出通缉,那么韦坚与莫仲晦的任何关系,都不会影响到他在盛州朝廷之中的地位。
“可惜名利二字,没谁能逃得过去。”
赵天生很清楚,韦坚既然已经上了莫仲晦的这条船,那么在李适之暂时不适合直接出面的情况下,与他的正面交锋,就只能让他出手了。
并且他很确定,掌祀学宫的风吹草动,绝对是不可能瞒过这位韦坚韦大人。
掌祀学宫之中莫仲晦埋下的那些教习和祭酒当中的暗子,实际上赵天生也已经探查出来了不少。
这是一种明晃晃的大势,赵天生也是在逼对方主动动手。
因为如果你再不动手,那么掌祀学宫的一切布局都要付之一空!
这是赵天生给出的一张请帖,只看那位客人,有没有这个信心前来赴宴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