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之所以没有在早朝提及,便是想让太后清楚,太后若是支持,臣自然会在朝中提出。”
半法治?
赵姬心中有些奇怪。
“既然吕相说半法治,那另一半呢?”
“另一半为人治。”
“人治?”
赵姬眉头微蹙,虽然她不太懂法,但这样做,确定没有问题?
沉思片刻,赵姬还是问道:
“如何解释?”
吕不韦沉吟一会儿,缓缓说道:
“太后,在臣看来,治国之道,应当半人半法,仁爱、法治相依相存,如此,才为治国之要道。”
“人之初,性本善,仁爱者,乃人之本性。”
“仁爱乃人心之想,以人为本,以仁爱之心待民,惩治犯错之人,应当以实际情况进行惩处,而不是全靠严刑峻法,如此,有理有据,民心归附,国家安定。”
“法治者,乃国家之纲纪,治国者以法治为手段,制定严密之法度,约束民众之行止,如此,则国家秩序井然。”
“然,治国之道不可偏废,若只注重仁爱,而忽视法治,则国家易陷入混乱之中,易被他人掌控一国制度,若只依赖法治,而忽略仁爱,则民心离散,国家难以长治久安。”
“故,治国者当以仁爱为本,法治为辅,二者相辅相成,方能治理国家于不衰之地。”
说到这,吕不韦停顿片刻,缓和片刻,继续说道:
“太后,秦以重典治国久矣,严刑峻法之下,民众皆惴惴不安。”
“法家虽主张以法治国,但秦国之法实在过于细密,对百姓约束近乎无所不用其极,长此以往,重压之下,百姓心生不满,已成必然之势。”
“当今列国纷争,秦国尚能以其强大的兵力和法家的严谨治国理念立足于天下,劣势尚未明显。”
“然而,若天下一统,秦国的严苛密法将无所遁形,其隐患亦将随之浮现!”
“盖因天下一统之后,将再无外敌可抗,国内矛盾必将凸显,彼时,民众对严刑峻法之积怨,或将如火山爆发,难以遏制!”
吕不韦深吸一口气,长长吐出,继续说道:
“故,太后,秦国之法,必然要变,必然要向仁爱一方偏移,否则,酷刑峻法之下,秦国,将亡于自己手中。”
“还请太后明断!”
明断?
这要怎么明断?
虽然感觉吕不韦说的很有道理,但赵姬知道自己,也了解自己。
但凡是个能说会道的站在她面前,她都感觉对方说的很有道理。
往好处说,这是从善如流。
往坏处说,这是没有主见。
不过,管他呢,现在先支持了再说。
仲平见吕不韦被自己支持,他会不会心急?
一想到这,赵姬心中便有些憧憬,于是立马说道:
“吕相思想甚有道理,可光我赞同不行,吕相还是得说服宗室之人。”
听到这,吕不韦顿时躬身:
“还请太后放心,此事定然能够做到。”
话落,吕不韦突然话锋一转:
“太后,此次前来,臣还为太后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礼物。”
闻言,赵姬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是何礼物?”
这么多年来,除了在仲平成为嬴政先生时收到过吕不韦的礼物,直到现在,这还是吕不韦第二次送礼给她。
吕不韦微微一笑:“太后,此物,您见了便知晓。”
“好,吕相呈上来吧。”
“这……”吕不韦迟疑片刻,随后看了看四周。
赵姬顿时明白吕不韦的意思,但,她怎么会跟吕不韦单独待在一座大殿里?
现在看似她不怎么在意过往,但还是有些害怕跟吕不韦单独待在一起。
其他人全都下去,赵姬留下身边的侍女。
吕不韦知道此人是赵姬的亲信,见所有人退下,他便前往大门处,带着一位蒙着一块黑布的人走了进来。
这个人从头到脚都被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只露出一双眼睛,透露出惶恐与不安。
赵姬拧眉看着此人,她不明白吕不韦为什么要将一个人说成礼物。
送人就送人,咸阳宫每天都有人进进出出,没什么奇怪。
可,礼物?
一个人怎么成为一个礼物的?
吕不韦将蒙面人径直带到大殿,躬身揖礼:
“太后,此人,便是臣精心准备,送给您的特别礼物。”
“为何将全身蒙住?”
吕不韦微微一笑:“臣怕太后初见之时,会因他的特别之处而神色惊疑,所以这才将他的面容蒙上,希望给太后一个惊喜。”
赵姬心中更加奇怪,摆了摆手:“将布掀开。”
“喏。”
吕不韦随口应完,便一手捏着黑布的衣角,将布瞬间撤掉!露出那人的真实面容!
当赵姬看到那张脸,两眼瞬间瞪大!身体都不由自主地想要起身!
像!
实在太像!
那张脸,与她心中深藏的那人,实在太过相似!
可,震惊过后,看着那人的眼神,赵姬又是缓缓地坐下。
她仔细打量着阶下之人,发现虽然像,但是徒有样貌,毫无神采!
另外,这人的身高,也比他矮了不少,身体更是瘦弱异常。
赵姬心中不由涌起一股失望,除了脸像,这人的其他地方,没有一处跟他像的。
然而,当震惊与失望交织的情绪稍稍平复后,赵姬突然反应过来,脸色极为阴沉地盯着吕不韦。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