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的人,是上天要降祸的对象。
用这样的态度去修身养性,必然面临死亡或者灾祸。
拿这种态度用来治理国家,国家必将残破或者灭亡。
死亡、灾祸、残破、灭亡,从来都不是自行来到的,而是愚蠢的人用愚蠢的行为所招致的。
同样,长寿、安康和常胜之局,也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到来的,而是由于明智的选择和努力所招致的。
因此,有智慧的人不会仅仅是观察已经发生的事情(结果),更是会深入探究导致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根源)。
……
整篇《重己》的核心思想,大概就是说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都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和判断,特别是是否具备明智和谨慎的品质。
如果缺乏这些品质,自己就会陷入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从而为自己、为国家招惹祸患。
相反,如果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拥有强壮的身体,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审慎行事,就能够避免危险,在困境中迎来好运和成功。
将整篇看完,对于如何反驳这篇的措辞,仲平连想都不用想就能脱口而出。
因为,眼前坐着的就是一个活生生地例子。
吕不韦不明辨是非吗?吕不韦不够清醒吗?吕不韦身体有恙吗?吕不韦不够审慎行事吗?
可他依旧却要向死而行!
秦王不站在他那一边,军权被敌对的派系全部掌控。
没有秦王的支持,没有兵权的威迫,想要变法的吕不韦,就像快要煮熟的鸭子,插翅难逃。
不过,看完之后,仲平并没有着急回话,而是沉思良久,久到灯火都快要熄灭。
忽明忽暗之际,仲平轻轻地将《吕氏春秋》合上,‘啪’的一声,让吕不韦的思绪猛然警觉,做好迎接仲平言论的准备。
仲平平淡说道:
“吕相,平没办法反驳,你赢了。”
就在吕不韦还在愣神之际,仲平直接起身,躬身行礼,动作流畅而庄重:“吕相,平告辞。”
言罢,仲平便直接转身离去。
仲平离开,屋内又剩下吕不韦一人。
此刻的吕不韦,依旧没有在仲平的言论中走出来。
他赢了?
仲平输了?
他未曾料到仲平会如此直接地认输。
在他的记忆中,仲平总是那个能言善辩、思维敏捷的对手,此刻的认输,让他一时之间有些难以反应。
不可置信的眨了眨眼,吕不韦将《吕氏春秋》重新摆在自己的身前,再次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
哪个字让仲平认输了?
‘吱呀’一声,一直等着的吕思静再次进来,见吕不韦将头埋进书里不说话,不禁小心问道:
“先生,刚刚,你们又辩论了?”
吕不韦头也不抬,直接回道:“对。”
“先生,先生又输了?”
“……”
吕不韦慢慢抬头看着吕思静,面对吕不韦的视线,吕思静有些不敢直视。
正当他心中哀叹之际,却听吕不韦声音极低的说道:
“我赢了。”
吕思静想也没想,直接劝道:“先生,失败无甚大碍,先生可以借鉴……”
“我说我赢了。”
“啊?什么?先生赢了?!”
看着极为诧异的吕思静,吕不韦不禁笑着摇头:
“对,我赢了。”
“秦国御史,列国仲子,仲平,他没办法反驳《吕氏春秋》。”
听到这,吕思静不禁大喜过望,激动说道:
“先生,好事啊!现在还未到深夜,不如咱们将这件事宣扬出去吧?”
说完,吕思静便要出去找人准备。
见状,吕不韦猛然抬手:“慢着!”
吕思静顿时疑惑地转身看着吕不韦:“先生,难道不宣扬此事?”
吕不韦没有立刻回复,而是看着《吕氏春秋》在那发愣。
半晌,这才喃喃说道:
“不急,容我再想想,容我,容我再想想。”
吕思静不知道吕不韦怎么了,但他对吕不韦的安排向来无比服从。
“先生,我就在外面,有事喊我。”
房门再次关闭,吕不韦又成为单独一人。
呆坐在那,低头看着《吕氏春秋》,吕不韦的眼眸低垂。
自己赢了。
自己终于辩赢了仲平。
可为什么自己不开心?
沉思良久,吕不韦突然想明白了。
原来,自己很像自己写的‘糊涂虫’。
明知会给自己招致灾祸却偏要行之。
他不糊涂谁糊涂?
轻笑一声,吕不韦将书合上。
糊涂也有糊涂的活法。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其实也还好。
……
第二天。
咸阳没有什么不同,要说最大的不同,便是左将军的府邸还是人满为患。
前来拜访的,前来贺礼的,络绎不绝。
王翦不离开咸阳一日,这种场景恐怕就要一直持续。
这些人的礼物王翦没有拒绝,全都一一笑纳,同时派人将送礼的全部记上名字,等到日后他们高升婚嫁,自己也要派人还回去。
下午,府邸终于得到片刻宁静,王翦这才对王贲说道:
“你在府上待着,为父出去片刻。”
“爹,你出去干啥?”
“你哪那么多屁话?”
“……”
王翦头也不回的离开,徒留王贲在后面摸不着头脑。
离开府邸,王翦目标极为明确的直奔一个方向。
站在拐角处,等了将近半个时辰,这才看到一个女人带着一个一直低着头戴着高冠的家伙走来。
看到两人,王翦立马收回身子,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感觉差不多,这才背手走出。
好似没有看到一般,王翦与两人擦肩路过。
不过,就在路过之际,王翦猛然回头,疑惑地盯着其中一人的背影。
观察一会儿,便直接走过去,一掌拍在那人的肩膀。
“仲子,你怎么在这?”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