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秋,枫叶正红,稻谷飘香。
邓茹闻声抬头,瞧见自己思念了两年的大儿子站在眼前。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嗔怪道:“哎呀,你这孩子子,回来咋也不提前给妈打个电话呢?”
刘之野搀扶着母亲,面带笑容地说:“我这次是临时回来的,没提前做啥准备。”
邓茹听了,心头一惊:“啥?你这是还要走?”
刘之野点了点头,瞧着母亲有些失落,赶忙解释:“不过您别担心,我很快就能回来了。
组织上有安排,估计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调回来。”
邓茹听闻此言,总算高兴起来,嘴里念叨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妈不指望你当多大官,只盼着咱一家人平平安安,能团聚在一起,妈就心满意足了……”
“走,咱娘俩回家去,妈给你做面条吃。”
刘之野不愿老娘劳累,赶忙说道:“妈,您甭忙了,咱娘俩就说说话,我今晚就得走。”
“不碍事,不耽误你走。上车饺子下车面,你们部队的规矩妈清楚着呢!”邓茹边说边摆摆手。
刘之野无奈地看着小老太太,忙了里忙外的,抽空还打电话通知其他家人赶紧回家,她儿子回来了。
甘凝身为区官员,正为下午的会议做着准备。这时,她桌子上的外部响起,来电正是她的婆婆邓茹。
“小凝啊!”
“妈,我在呢,您有啥事?”
“你抽个空回家一趟吧……”
“啊?妈,我这儿马上要开会了,等开完会再……啥?之野回来了,那好,我这就回去……”
甘凝兴奋地挂断电话,稍作思索,喊道:“小叶,来一下!”
叶雯是她的秘书,在外面的办公室忙碌着。
听到领导的召唤,叶雯立刻起身,快步走进里屋。
“书记,您有啥指示?”
甘凝扶了下鼻梁上的眼镜框,对小叶说道:“你去告知其他常委领导,原定于下午的会议取消,改至明日上午。”
叶雯点头应道:“好的,书记,您还有其他吩咐吗?”
甘凝微笑着摇头,对她说道:“下午我回家,有事往我家里打电话。”
叶雯心中诧异,甘书记向来是工作狂,怎会突然翘班回家?
“书记,您家里是不是有事?需不需要我搭把手?”
甘凝笑着再次摇头:“没什么事,是我爱人回来了,他时间紧,我得回去见他。”
叶雯一听,眼睛亮了起来,甘书记的爱人不正是那位率领大军痛击“白眼狼”的刘首长嘛!
这一两年,报纸上、电视上宣传最多的就是前线的英雄们。
作为大军实际总指挥,打出又一次漂亮一仗的刘之野,被多方报道。
现在几乎是妇孺皆知。
叶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对英雄极为崇拜。
她是甘凝的身边人,常去甘凝家。
在那里,她有幸见到了刘之野以前的戎装照片。
照片中的刘之野,从年轻步入中年,面容未变,却愈发成熟,魅力也愈发凸显。
可惜,叶雯给甘凝当当秘书的时候,刘之野已经前往前线,所以一直没有见过真神。
可惜,叶雯刚给甘凝当秘书那会儿,刘之野已奔赴前线,故而她始终未能得见这位真神。
如今,叶雯听说刘首长回来了,顿时如追星的粉丝般激动,忙道:“书记,您也带我回去吧,我还没见过刘首长呢!”
甘凝听了,不禁“噗嗤”一笑,“你得守好岗位,再说,你就不怕他?他在前线那可是消灭了……”
叶雯到底年轻,当即回道:“我才不怕呢,刘首长那是在保家卫国,是大英雄!”
…………
刘之野归家,老刘家顿时热闹非凡。
得知他回来的消息,已进入“海子”保健组的刘之泰赶忙请假赶回。
与他一同前来的,是在协和医院任妇科副主任的妻子贺红梅。
就连忙于“火车站爆炸案”后续工作的刘铁林,也抽空回了家。
老爷子、大伯一家、三大爷以及七八个刘家三代人,将三大桌坐得满满当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向刘之野询问着前线的事。
刘之野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挑着能讲的讲了一些。
晚上刘之野还得回前线,所以他没敢多喝,只是稍微抿了几口。
大家也清楚他的状况,等喝得差不多了,便早早地离开了。
刘竟斋和邓茹这对夫妻,很是识趣地离开了,将时间留给了刘之野夫妇。
刘之野满含歉意地看着自己的爱妻,说道:“小凝,我离家这两年,让让你受累了,我……”
甘凝赶忙用手指挡住刘之野的嘴,轻声道:“我不累,辛苦的是你,几十万大军的征战都由你负责,那压力我懂。你不用操心家里,有我在。”
刘之野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心中感慨:有这样通情达理的妻子,夫复何求啊!
“不过,我也快回来了!”
甘凝闻听此言,脸上一喜,问道:“真的吗?”
刘之野冲她点点头,说道:“我的工作或许会有变动,如果顺利,有望回来担任燕大……”
甘凝吃了一惊,说道:“呦,那你这是又要升职了啊!”
刘之野笑着点点头,“升不升职的无所谓,主要是回来了,咱们就再也不用两地分居了。”
跟家人依依不舍地道了别,刘之野又踏上归途
这一次,时间没有那么赶,刘之野一行人就没有在坐运输机。
而是选择了乘坐比较舒适的民航飞机回去。
停机坪上,几名游客拎着大包小包正向客机走去。
远处看去,两个登机口井然有序,地面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跑道也宽敞平坦,人数看起来也不是很多。
不多细数起来,这年头国内的大飞机也不多。
这时的航运飞机,载客量不多,一般也就几十人。
载客量一百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全国只有十几架,机场不足一百个,年旅客运输量也就三百多万人。
这样的情况下,坐飞机自然是一件很潮流的事情。
刘之野他们乘坐的是一架运7100型客机。
这是夏国民航主线上首次采用的国产客机。
这款机型由西飞公司基于运7进行改进,使用国产设备对其进行民航化,成为一款小型客机。
拥有52个座位,并装备了空调,累计向各航空公司交付了50架,为国产飞机市场打开了局面。
这会儿国内客运飞机大多并不是后世常看到的空客,而是运7,tu154还有146。
这时候的旅客登机的梯子也不是像后世的客梯车,可以折叠起来收在飞机上。
虽然飞机不怎么样,但是飞行员的技术一流。
这年头的飞行员,可都是军人出身。
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的飞行员也都是“万里挑一”。
这几年飞行员的短缺难以满足民航业发展的需求。
于是在今年,国内第十四航空学校便更名为夏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专门培训民用航空人才。
位于蜀省的该校首批公开招生那天,当地一辆辆公共汽车满载着考生前往招飞体验地,场面蔚为壮观。
别人看报考的人多,但是录取率非常低,飞行员录取有严苛的要求。
“这是一次国第一批有高考分数要求的飞行员。”
这年头坐飞机也不比后世那么享受。
前几年,飞机的餐桌上吃的还是黄瓜茄子,所以基本上没有航空餐食这一概念。
飞机餐有点像食堂盒饭,放在铝制饭盒里发给乘客。
比较精致的飞机餐组合是,白水煮蛋配一块蛋糕,或具有沪海特色的“大白兔奶”。
再人手一支口香,让旅客在咀嚼中缓解乘坐飞机时的不适。
到了七十年代末,机上服务逐步完善。
空中餐食开始强势升级,国内航班上,提供的食物除了普通餐食外,还包括京城烤鸭等地方特色美食。
此外,茅台等白酒也曾经出现在一些航班上。
到了80年代初,夏国出现了第一个“万元户”。
飞机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交通工具,虽然需持有单位的介绍信等证明材料提前申请,但它再也不是一个不可能的存在。
不过机票依然很贵,一张京城至春城的飞机经济舱票价70元左右,这时候平均工资一月大概是40元左右。
手持一张手工填写的登记牌,您就可以开启一段旅途。
这时的安检没有后世先进的仪器,香烟、火柴都是可以带上飞机的。
假如坐的是头等舱,空乘小姐姐还会为您准备各类美食和酒水,京城烤鸭、牛排、西点、茅台、太行、燕京啤酒这些都不在话下。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