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因其北部流过的鹿特河而得名,这一时期的鹿特丹,还并不是后世荷兰的第二大城市,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第一大港,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
在1340年时,荷兰伯爵威廉四世挖掘了运河,与当时荷兰伯国的小城代尔夫特市和莱顿市相通,从而获得了一定贸易量,开始走向了繁荣。
这里有着众多河流的出海口,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莱茵河与马斯河,所以从洛林铁矿满载着铁矿石的帆船,都会从这儿进入莱茵河,为鲁尔工业区的埃森时运送冶铁的原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从马斯到梅梅尔,从埃施到贝尔特,德意志,高于一切……
歌词中的四个地名:马斯河、梅梅尔河、埃施河还有贝尔特海峡是德意志国家领地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尽头,表明这一区域属于德意志民族时代居住的土地。
不过,现如今的这四个点,却根本没有一处位于德国境内,东部梅梅尔河在德国一战战败之后,随着《凡尔赛条约》的签订,被迫割让给了立陶宛。
西部边界的马斯河,如今成了比利时的一部分,与德国的威斯特法伦州间隔着一部分“异国”的领地,互相怀着无奈的情绪遥望。
北部的贝尔特海峡,虽然是德国与丹麦的一块有争议领土,可在1920年一战战败后,经过该区域全体公民的公投,石勒苏益格地区却选择了丹麦,也离开了德国。
最南部的埃施,同样脱离的德国的控制,成了瑞士卢塞恩州的土地,好在这儿是德语地区,该地的人依然使用德语,也算是给那个曾经庞大的德意志,一份不大不小的慰藉吧!
不过,这些地区已经全部成了法兰西帝国的领地,如果埃德蒙愿意创作世界上第一首国歌的话,他非常乐意将比上述四个地区更远的地名代替,以此彰显法兰西帝国的幅员辽阔!
很快,站在胜利号甲板上的埃德蒙,就看了位于鹿特丹市西边的数个巨大河流出海口,还有位于岸边几座高耸的法兰西哥特式灯塔,他十分弄清楚,这其中最北边的是莱茵河,最南边的则是马斯河。
大量满载着铁矿石的帆船,正排着整齐的长队,在港口指引船的指挥下,沿着莱茵河的南部河道驶入,朝着鲁尔工业区埃森市市区。
大量满载着铁制品的帆船,也同样排着整齐的长队,沿着莱茵河的北部河道驶出,然后分别驶向了西边的不列颠群岛王国;北部的挪威、丹麦以及波罗的海地区;还有南部的法兰西帝国本土、西班牙联合王国,乃至更为遥远的地中海地区。
如果货主们为了提高载货量,从而节约成本的话,他们通常会让这些只能在河道里面通行的克莱尔型帆船,在鹿特丹的港口里面卸下货物,然后换成更大的柯格型帆船或是霍尔克型帆船。
这其中,有超过七成以上的霍尔克型帆船,都隶属于阿尔贝公司,它们将负责把这些优质的铁制品,安全地横跨过风浪多变的大西洋,运抵大西洋彼岸的新法兰西地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