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 第267章 我这个电话打出去,你可就没有任何

第267章 我这个电话打出去,你可就没有任何

想了想后,直接对外面喊道。

“小林!小林!喊一下保卫组的人,派几个人跟小苏去招待所拿一些资料。”

招待所门口。

从车上下来之后,苏文宸看着一边一个,紧紧跟着自己的两个保卫人员。

也是有点无奈,这是怕他吹完牛逼就跑了啊!

当然也有可能是怕出现什么意外。

不管怎么样,对苏文宸来说,他都不怕毕竟他们可是真的搞出来了。

不是单纯在嘴上吹牛逼。

一号会议室。

当苏文宸推开沉重的红木大门之后,里面已经坐着好几个人了。

一张很长的大型会议桌,老人此时已经坐在了最上首了。

下面好几个人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因为全国农垦工作推进会明天才召开,今天这是搞什么?

最让大部分人纳闷的是,平时一般领导都是卡着点过来,怎么今天提前了半个小时就过来等着了。

这种一般只有特别急的事情才有可能出现。

随后看到苏文宸推门进来之后,不少人更摸不着头脑了。

这是哪一个?

显然大部分人对于苏文宸这个生面孔完全一头雾水。

不过由于领导已经在上面坐着了,下面人连交头接耳都不好进行,一个个只能进行眼神交流。

苏文宸看着全都看过来好奇的眼神。

笑着点头致意了一下,就准备去后面找个位置。

就在这时,一直坐在中间的老人直接开口。

并且手里也指了指左侧最上首,特意留出来的位置。

“小苏,今天你是主角,你坐这个位置。”

这话一出其他人顿时更疑惑了。

这个年轻人?

主角?

所有人都搞不清楚,领导到底在卖什么关子。

苏文宸坐下之后,看着下面一个个人都目露好奇的看着自己。

顿时也是十分的无奈。

因为谁面对一大堆好奇宝宝一样眼神,直接目不转睛大量,也都会十分的尴尬。

不过幸好没有让他等太久。

由于农科院就在农林部边上,所以并没有到一个小时,所有参会人员就都到齐了。

在会议服务人员给所有人面前的茶缸都添好水之后。

“咔嚓!”

整个红木大门直接关上。

老人也睁开眼。

“这次叫大家过来开个紧急会议,是商量一下,关于蓝水农场对于培育出能够六个月出栏的生猪的事情。”

这话一出,下面不少人都愣住了。

下一刻。

瞬间所有人的眼神全部都射向苏文宸。

由于前面月华兔的名声大振,所以不少人都知道蓝水农场,但是对于蓝水农场的领导,大部分人肯定是不知道也没有见过的。

只是过来开会的人,没有人是傻子,虽然不认识,但是坐在这个位置,那自然就是蓝水农场的人了。

所以在看到苏文宸这么年轻之后,吃惊其实还真不比培育出六个月出栏的生猪少多少。

农业局,农垦局和畜牧局的人还是能坐的住,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不管是那个单位培育出来的,只要出来了,那肯定就是一件大好事。

所以听到老人的话,农科院下面畜牧研究所的研究员直接说道。

“这不可能,根据我们研究所目前的进度,只能进行一代代的选育,不断的试错,才能够稳定的达成本土化方式。”

“目前我们也都了解过其他种猪试验场,进度没有一家比我们快的,再经过我们的测算,最少得再经过五到六代的持续不间断杂交选育,这种白猪才能彻底驯化。”

“这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才能够在不断选育杂交中,找到最优解。”

“领导,不知道蓝水农场培育出的白猪,能否稳定产出适应环境的后代?”

“如果只有单只猪自己适应了,后代是会直接退化成初始品种的,那这种成功是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单独的一头猪,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老人摆了摆手。

“具体的数据,你们跟蓝水农场的苏主任确认,我叫你们过来,就是让你们验证一下,这种生猪的是否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随后朝着苏文宸点点头示意了一下。

看着下面的目光,苏文宸深吸一口气,站起来沉稳的开口道。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我们蓝水农场今年不光是培育了月华兔一种,今年在培育白猪的品种上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突破。”

“目前第三代杂交选育的猪种,经过我们仔细的确认,百日龄平均体重能达到一百二十斤以上,最重的甚至在一百零七天时就已经长到了一百六十多斤。”

这话一出,台下顿时传来低声议论,一位农科院研究员皱眉打断道。

“苏主任,请问你们这种白猪是跟哪一种白猪培育出来的?这生长速度也太快了吧!都快达到国外初始种的水平了。”

“据我所知目前部里关于白猪引进,后安置的种猪场,也根本没有你们农场的名字。”

苏文宸点点头。

“我们不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我们农场的白猪是从沪市前进农场引进的,据我所知他们也是从杭市种猪试验场那边引进的。”

“所以我们培育的第一世代的白猪,应该就是杭市太湖猪和国外引进的白猪杂交选育的后代。”

听到这话,坐在另一边的畜牧改良站的一个领导摸了摸下巴。

作为农林部下辖的全国畜牧改良站,全国的畜牧业种畜场都归他们管,所有国外引进的家畜都是他们单位分配的,他自然知道大部分去向。

所以他直接说道。

“杭市种猪试验场?那应该就是六四年的时候引进的那一批了。”

“当时是从丹麦引进的一种叫长白猪的猪种,用来跟当地的太湖猪杂交,当时目的是改良地方猪种生长速度和瘦肉率。”

“同样还分了一部分给浙省的金华地区,用来改良那边的金华猪,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啊。”

随后对身边的同僚说道。

“老于,我就说当时引进那种长白猪是正确的吧!你看,最先的突破就是在这边。”

对于他们畜牧改良站来说,只要有突破那他们都必须先站出来说两句,这样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有一份苦劳,毕竟是他们主持引进的。

不过边上农业局的领导翻了白眼。

“你先别着急抢功,具体什么情况都还没有搞清楚呢!先就想着先抢功劳。”

随后对苏文宸问道。

“苏主任,国外引进的白猪说实话,从我们农业局,畜牧局,还有你们农垦局下面的大一堆农场。”

“大部分单位都各种尝试过。”

“试验了十年都没驯化成功,你们农场才搞了几年?百日龄一百六十斤?这数据……你真的能够保证?”

苏文宸听到这话,不慌不忙的打开公文包,拿出里面的资料。

“各位领导,我理解大家的顾虑,我们一开始也是带着问号,所以反复验证了三代猪种的遗传稳定性。”

“一直到第三代,所有生产的仔猪,除了一开始死亡的,只要是存活下来的,无一例外全部都遗传了快速生长的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这才敢拿出来宣布消息,不然我也不敢跟大家说这番话啊!”

看到苏文宸这么谨慎,而且说的很肯定,本来农科院这边觉得不靠谱事情,现在农科院的畜牧研究所这边也拿不准了。

毕竟他们作为国家科学院的下属部门,他们也是清楚这个世界上是真的有天才这种东西的。

所以直接问道。

“具体基因的稳定度怎么样,仔猪的死亡率是多少,还有生病的情况,能不能大规模推广开?”

苏文宸拿出资料,直接递给对方一份。

“死亡率目前很低,基本也就百分之五左右,很大一部分都是当时母猪自己咬死的,而生病的话,目前主要集中在腹泻便秘之类的肠道类疾病。”

看到苏文宸递过来的资料,顿时好几个人立刻起身想接,不过被最前面的畜牧研究所的领导截胡了。

对方边看边说道。

“根据你们记录的情况来看,母猪经常会主动淘汰柔弱的猪仔,看来确实有一部分太湖猪的血脉,太湖猪一直就有主动淘汰瘦弱后代的习惯。”

随后对方有些皱眉道。

“我从资料来看,主要都是集中在肠道类的疾病,这很明显是饲料出了问题,你们没想过更换更好的饲料吗?”

显然这人在大体看完蓝水农场记录的数据之后,他觉得这事大概率不是张口乱喊,肯定是有一定突破的。

因为真随便乱喊,编不出这么严谨的数据信息,只有真的养过并且有过突破才能记录出这种白猪信息十分详细的数据。

而听到这人对于饲料问题的疑问,苏文宸直接摇了摇头。

“我们农场肯定是有条件喂好饲料,但是对于这批猪种,只有一小部分我们采用精饲,其余的我们主要是模拟正常生产队的喂养环境。”

“因为大部分生产队是没有能力喂玉米面这类粗粮的,很大部分只能采用麦麸或者米糠加秸秆加野外猪草的混合模式喂养。”

“如果我们单纯喂优质的玉米面和豆粕这种精饲作为主料,那对于推广没有多少意义。”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