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查再说。”
“是。”
……
杨明辉的动作很快,两三天功夫便将袁文康的底细全部查清。
“袁文康父母是京市棉纺厂的工人,在一场大火中因公殉职,追封烈士,袁文康有烈士家人补贴。不过他年纪小,跟着大伯一家生活后,补贴就被侵占,日子过得不好,从小在胡同里长大,头脑倒是特别灵光。大陆改革开放开始,他就偷摸做了些小生意,摆摊卖大碗茶,从粤市倒腾衣服回去卖,攒了点钱,也有点积蓄。也是在粤市听说了对面的港城,这才胆大心细地偷渡过来,短时间内帮向氏做了几笔大生意,看样子前途无可限量。”
杨明辉查到的袁文康的资料详尽,这样年纪轻轻就心思缜密,敢想敢干,以后必定是个人物。
程万廷最是欣赏这样的人,甚至他自己就是如此在混乱残忍的港城风云大战中杀出一条血路,带着程家扶摇直上的。
“他有没有和太太在大陆时碰过面?”程万廷想到两人相谈甚欢,与其是妻子那明亮到陌生的眼神,仍旧不放心。
杨明辉心头大骇,原来大少爷是担心这个!
“应当是没有。”杨明辉记得,去年陈松贤少爷托大少爷去帮忙解决童养媳时,就已经详细调查过童养媳的底细。
两人在不同城市,应当没有交集。
“嗯。”程万廷捏了捏眉心,第一次对自己疑神疑鬼的心思感到惊奇。
内心控制不住地泛起忧思。
杨明辉疑惑地看向大少爷,刚要开口询问,就听大少爷率先问道。
“你说,如果你骗你了老婆很严重的事,她会不会很生气,哄都没法哄好。”
杨明辉点头:“当然啊!那我老婆估计得把我砍成三节!我跪一年估计都跪不回来。”
程万廷若有所思:“那如果她很快就不生气了呢?”
杨明辉脱口而出:“那就说明她不爱我,都不在乎我骗没骗她。”
程万廷抬了抬下巴,示意杨明辉出去办事,倒是将杨明辉弄糊涂了。
++++
杨明辉和袁文康对接了向氏服饰的出口货运单子,几番接触下来,确实有些惊讶这个年轻人的本事。
为人处世相当老道,考虑出口航运也句句无废话,非常让人省心。
不过鉴于大少爷让自己调查过他,杨明辉还是多了个心眼。
袁文康没看出来眼前的环宇话事人秘书有什么心眼,只一心一意办事,顺便替程太太查大陆京市四合院的出售情况。
如今的大陆人多房少,四合院几乎都成了大杂院,四五家人挤在其中,每家只能租一两间房。
也是因为如此,很少有人卖房。
一是传统观念,不卖祖宅,二是卖了房上哪儿住去,想租也不一定能租到筒子楼。
袁文康在京市大大小小的胡同里蹿着长大,打听起买房子的消息来真是比谁都好使,就是程家在港城这样的地位,真要去大陆,也不见得有他消息灵通。
很快,林可盈就收到了袁文康的反馈。
北三环、北二环和东二环都有四合院要卖,全是胡同深处的院落,院子是明清产物,辗转几代之手,在大运动结束后才回到房主手中。
“程太太,三套二进四合院,要价分别是两万三、两万六和两万八,三套三进四合院,要价三万一、三万五和三万七,具体的位置和四合院房屋示意图在这里,您看看想要哪一套,价格都能再往下谈谈。”袁文康有意同环宇集团攀上关系,现在能为程太太办事,自然上心。
林可盈只关心一点:“产权清晰吗?房子能顺利收回来吗?”
林可盈记得,那个年代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
大运动期间,许多人被批斗下放,私产也收归政府,再由房产局将房子租出去,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住处。
后来大运动结束,不少人陆续得到平反,房子也物归原主,但是产权问题成了一大难题,另一大难题就是许多租户不愿意搬出去。
以至于,房主表面上拿到了房子,其实也只能被迫继续出租房屋,根本赶不走里面的租户。
袁文康没想到程太太对此倒是了解,许多人就是一直在大陆,也不清楚其中隐藏的陷阱。
而他本来也是打算为程太太办好事的,早早就打听清楚,准备完全:“这几套四合院手续都没问题,政府还给房主,产权清晰,至于里面的租户,您放心,肯定能搬出去,不会影响收房。”
林可盈见袁文康说得肯定,倒也安心。
同时暗忖这位书中的男主角确实办事周到。
敲定让袁文康替自己办理购买手续,林可盈豪掷十八万人民币,也就是约五十四万港币,买下大陆首都六套四合院。
这时候的京市房价还没起飞,这六套四合院位置不错,甚至还有两套在以后首都的知名高价学区房,基本每套都能到过亿的价格。
林可盈与袁文康见面后回到家中,轻松愉悦地哼着歌。
前世的自己拼死拼活打工省钱,才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两居室。
现在的自己成了个小富婆,还是包租婆。
哪能不让人开心!
林可盈的好心情传染到家中仆人脸上,尤其是太太还买了好吃的糖水和小吃回来请大家吃,众人也面带笑意。
等程万廷谈完生意回家,见个个欢喜,忍不住询问:“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高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