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与魅魔?
今天这场戏的难度很高。
凌穗岁看剧本的时候,以为难点在现实与幻象交织的反差,这是从表演的角度。
但等她到了现场,导演先给她讲了一场对话的戏份。
这场对话的台词很简单,成片镜头会在她和理查德之前来回切换。凌穗岁以为是多机位同步拍摄,但导演说,每次画面切到她这边时,镜头位置和她脸上的妆容都要发生变化。
凌穗岁大概懂了,导演想要一种非常自然、不依靠特效的变化,来增强观众的沉浸代入感。
如果要说得具体点,就是1m和2m的长度区分很明显,但1m每次增加1cm,中间还有画面切换,这个“变长”的过程就会非常丝滑,不会让观众感到突兀。
导演的设想很好,不过实操难度很高。
先说演员——如果情绪有起始点和终点,凌穗岁可以从a1演到an,无所谓这个n到底有多大。身为专业演员,多大的情绪跨度,多复杂的情绪交织她都能处理。
但这场戏对她的要求是,她要明确区分出a1、a2、a3……的情绪区间,在每次拍摄时呈现出相近、却有细微分别的效果。
该怎么形容这种表演的精细度呢?如果普通演员的细节处理能力是一根毛线,凌穗岁是一根头发丝,现在要求她把这根头发丝掰开,再分出好几根头发丝。
再说说其它方面,化妆师昨晚听到这个要求就很懵,这得调整多少次妆容啊?他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问题是演员有这个耐心,剧组有这个时间吗?
而且,调整机位角度,每次画面切换后镜头就往前推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光是灯光调整就能把人逼疯。更别说今天的拍摄还是在户外取景,太阳怎么照可不听导演的话,随便飘过来一朵云,之前的安排可能就白费了。
凌穗岁之前在裴导的剧组待过,对导演追求完美的想法倒是接受良好。
不管再怎么难,再怎么累,只要是能提高电影质量的方法,她都愿意去尝试和探索。哪怕这几个画面单拎出来,对作品的提升度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就是由无数个细节镜头组成的。
这里讲究,那里也讲究,电影才会处处讲究。反正沃纳财大气粗,为了这部片子已经投了不少钱,估计也不差这点。
导演和制片人已经把牛吹出去了,《屠龙者会拿下漂亮的票房,和无数个奖杯。
凌穗岁表现出来的高配合度让全剧组安心了,虽然这是她和理查德的对手戏,但比起镜头角度不变,几乎可以从头拍到尾的理查德,表演难度全落在她身上了。
导演喜笑颜开,各种赞美疯狂落在凌穗岁身上,还说她现在是好莱坞最受欢迎的演员。
比她红的演技可能没她好,比她演技好的又不一定比她红;即使同时满足演技好和比她红这两个条件,片酬开得比她高,配合度却不如她。
凌穗岁听着反正不觉得是在夸她,这不是说她“经济适用”吗?普通商品才研究性价比,顶奢要的就是大多数人高攀不起。
她扯了扯嘴角,笑一下算了。
等着吧,有的是这些大公司将来求她的时候。
导演本意是想给她鼓励,却无意激起了凌穗岁的斗志。她已经换好衣服,此刻正坐在化妆镜前,等待化妆师来画第一个画面的妆容。
在电影剧情里,莫妮卡从头到尾只有一条白裙子,不过在路上会被树枝划破,会因为摔倒和沾上浆果的果汁变脏,总之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点,有不同的状态。
电影没法按照时间线顺序来拍,道具组就给凌穗岁准备了几十条白裙子,并处理成不同的样子。她今天穿的这条,已经有些破破烂烂,裙长也从快到脚踝,变成了膝盖往上。
嗯……在电影里,因为有人受伤,莫妮卡曾经撕下裙子当做纱布和绷带来着。而她帮助的人,就是理查德扮演的骑士,是几个男性角色中最正义、最伟光正的形象。
骑士一直对莫妮卡有好感,但他却选择将这份爱藏在心里,只默默守护心上人——当然,这是他在心里美化自己时的说法。
真实情况是,他觉得莫妮卡出身太低了。一旦完成屠龙壮举,他就有了求娶公主的资格,至于平民女子莫妮卡,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骑士是这样想的。他只需要和莫妮卡用眼神交流暧昧,享受她的崇拜和仰慕,再占点便宜就够了。他不想在完成屠龙前节外生枝,可偏偏……唉,都怪她勾引他!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