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被使用的工具,评判一个角色的标准不是看ta拥有多少权力,而是用权力做了什么——这是云筝的主张,也是《如梦令向观众传达的态度。
顺着这条线,我们就能清晰地整理出云筝的人脉关系网。为什么有些人前期和她是盟友,后面变成了敌人,为什么拥有相似家庭背景和出身的政治对手,有的可以拉拢转化,有的必须赶尽杀绝……
云筝从来都是一个实干派,甚至还有明显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她还是“君子论迹不论心”的忠实拥趸者,能把所有个人情感都刨除在外。大概从第十集 开始,她做出的决策就是绝对冷静理智下的最佳选择了。
说实话,这就是我给《如梦令打九点五分的原因,这零点五分扣在编剧对云筝的刻画转折还是不够自然,没有拿捏好冲动和理智间的过渡心态。
听说唐编是第一次负责权谋剧本,虽然这部剧在同题材范围内已经遥遥领先,但如果用十全十美的标准去评判,依然有进步空间,在这里小小的鞭策一下。
不过,凌穗岁的演技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如果不是因为知道这部剧也是按照场景顺序拍的,我还以为剧组是真的按照剧本时间顺序来拍摄,她怎么能把云筝每个阶段的变化演绎得这么自然流畅啊!
“权力”中性词化是《如梦令作为一部权谋作品的及格线,它能成为破圈层的大爆剧,肯定还有其它值得称道的闪光点。
围绕着权力这个话题,它还不惜打破国产剧中标配的主角光环,让云筝不断犯错。
这里说的犯错,并不是云筝个人能力问题带来的错误,而是现实困境一次又一次把她逼到绝路,让她在两个不那么正确的选项里,不得不选择一个伤害比较小的。
这就是掌权者的无可奈何。《如梦令用一种很残酷的方式告诉观众,完美解决所有问题,保住所有人利益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你必须利用现有的资源,先解决一部分,然后眼睁睁看着另一方承担损失。
这时,所有的损失就成为了掌权者的过错。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手中只剩一个无法被掰碎、分割的面包,眼前却有两个快要饿死的人。你选择把面包给谁,都要为另一个人的死亡承担责任,因为你行使了让谁活下来的权力。
当这份权力被交到你手上时,你就已经退无可退了。如果你放弃做决定,这两个人都会死,人们只会记得你的冷酷无情,没人会认为如果没有你手中的面包,他们本来也活不下去。
谁让你有面包呢?这就是权力带来的责任。
你的决定救了人,也害了人。云筝不止一次地面对过这样的问题,最有争议的情节大概就是她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放弃援救京城,导致妃嫔公主受辱,无辜民众被杀,京城血流成河。
我记得这一段在各平台都吵翻天了,有人说云筝为了自己的利益害了这么多人,也有人说难道只有京城百姓的命才是命,让敌军打到其它地方就不杀人了吗?
这其实是云筝综合考虑下做出的“最优选项”,但没人能说它是一个正确的、完美的决定,包括云筝自己。
事实上,她的政敌也没放过这个对她口诛笔伐的机会,编剧还向我们秀了把文学修养,朝堂上弹劾云筝的发言,可比网友和黑粉们骂得难听多了。
虽然相关情节很令人痛心,但这是我非常喜欢《如梦令的一点。它对封建时代掌权者的处境和行为没有任何美化,即使是屏幕外欣赏云筝的观众,恐怕也不会想要穿越到她身边,接受她的领导。
——你怎么就能保证,自己是被偏爱的幸运儿,而不是在困境中被她放弃的那一批人呢?
并不是她无情无义,云筝做每个决定时都很痛苦,奈何生产力条件就摆在那,你能给她想出更好的办法吗?
光是不给观众加滤镜,不引导对角色的极端崇拜这一点,凌穗岁和《如梦令已经吊打内娱百分之九十九的同行。
我觉得吧,这也是顶级演员的底气和傲骨。我非常期待能看到更多的国产剧权谋作品,但如果是只有主角聪明,其他人都是傻子,世间万物都要给主角让路的所谓“权谋”……那还是算了吧,真的。
最后再夸一个我认为编剧非常敢写,广电竟然也能给过审的点:在《如梦令里,权力寻租一直是云筝和朝廷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是个经济学术语,通俗点说就是通过权力去获得物质利益。现代社会想搞这一套,贪污受贿还得找个隐蔽点的交易方式,放在通讯条件落后,信息极为闭塞的古代,地方与基层官吏只会更加猖獗。
《如梦令的故事背景在架空王朝,但不难看出很多地方都参考了宋朝。云筝曾提出过改革经济税法,设置阶梯税率,既能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又能向富人多征税,充盈国库积极备战。
从现代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好事,这项举措被很多官员反对时,观众们还骂过他们目光短浅,天天念叨什么“祖宗之法不可轻变”,还不是只想着自己少掏钱,等敌军打过来看你们怎么办!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