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因为功夫2杀青和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的时间没隔几天,凌穗岁考虑过后,还是决定先留在美国,到时候直接飞去意大利。
这样比较近,她也不用坐两次长距离航班了。即使是头等舱,坐飞机也很累啊。
就这几天空闲,还有很多通告见缝插针地找她。
凌穗岁当然让经纪人全都婉拒了,她这次要带作品参加的是“主竞赛单元”。就算结果对她的事业发展影响不大,但等待结果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够紧张刺激了,还是让她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吧。
她在水疗酒店躺着时,还听辛克莱导演分享了不少这届戛纳的瓜。
“那八个评委都不咋样。”作为评审团主席,辛克莱毫不犹豫地扫射开炮,“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真是差到家了,我真想建议他们把眼睛捐掉!”
凌穗岁就问:“你最满意的作品被他们否定了吗?”
“刚开始是这样。但在我的据理力争下,他们终于舍得倒出脑子里的水分,忽略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看到真正的明珠。”
凌穗岁自动翻译,这是吵架吵赢了的意思。
不过,辛克莱又话锋一转:
“这么轻易就改变了看法,我觉得他们不是真的懂了,而是毫无主见,人云亦云。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好评委呢,所以我说你没来真是太可惜了。”
凌穗岁:……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她没去其实是逃过一劫吧……
她知道辛克莱这人很公正,在评奖过程中不会受任何人情关系影响——这是他性格的主观因素,也有他人缘实在一般,对谁不需要讲人情的客观因素。
上面的玩笑归玩笑,凌穗岁还是能理解他的真实想法。
他希望别人同意他的决定,但又希望这份认可是源于作品本身,而不是对他个人。如果评委们只是因为吵不过他才愿意让步,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辛克莱哼了声:“在我的带领下,这届戛纳的风气还算好,你不知道柏林电影节那边有多荒唐!”
“柏林的评审团主席,想把最佳影片和最佳演员都颁给他的女朋友和她主演的作品,即使被其他人反对,也只是退了一步,改成最佳演员和评审团大奖,哼!”
凌穗岁想了想,倒是说:“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评审团主席和主演的特殊关系,但我看了这部电影,它值得评审团大奖。”
“是值得,但不是非它不可,也不是最佳选项,不是么?”辛克莱很会抓这其中的差别。
凌穗岁如实说:“每个人的审美不同,我的接受程度就是值得。即使我当了评审,我也会抱着这样的态度和其他评审讨论。”
如果辛克莱觉得她是“乾坤独断”型评审,那他想错了,她不会把自己的喜好凌驾于客观标准之上。
虽然电影圈也没有绝对的客观,但好片和烂片的分界线,对业内人士来说还是比较清晰的。
辛克莱抱怨了几句凌穗岁竟然不和他站在统一战线,但他还在说话,完全没有挂电话的意思,就已经能证明他并不为此生气了。
凌穗岁有时候也是服了这位老家伙,你夸他,他会说你谄媚逢迎,你怼他几句,他反而更愿意心平气和地交流。
凌穗岁只能总结为,艺术家的脾气都很怪。
戛纳和柏林都聊到了,即将开幕的威尼斯电影节肯定也在他们的讨论范围内。
辛克莱:“你运气不错,这届的评审团主席还算有点品位,而且她是个好人。”
能被辛克莱认定为“好人”?凌穗岁顿时肃然起敬。
她之前对评审团名单并没多关注,因为不管成员是谁,都不是她可以改变的事情。她又不打算抱着某种目的去社交,反而应该主动避嫌。
现在听到辛克莱这么说,凌穗岁就来兴趣了。她上网搜索了点资料,发现这位女导演是从演员转型的。无论是主演还是编导,她的作品没少收割欧三的奖项。
这一排数下来,还真是相当壮观。
凌穗岁正打算从列表里挑一部最近的已经上线流媒体的电影来看,又听到辛克莱说,华国内地有一档演技综艺给他发了邀请。
这档综艺的定位非常国际化,不仅请他和其他几位国外导演、演员当导师,连选手也是从全世界找。
他们不仅给他发了邀请,还想让他介绍些选手。国际明星就算了,他们想要那种演技比较好,但在本国比较冷门,混得比较一般的演员。
凌穗岁一听就懂了,这不就是想要复制某爆款音综的套路吗?
再问问是哪个平台……玉米视频,不愧是你。
辛克莱还问:“我听说他们还准备邀请你,你会去吗?”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联系过我的团队。”凌穗岁是这么回答的,“但我和经纪人说过,演技综艺直接拒绝,不用考虑,更不用告诉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