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众人就到了队伍的正前方,这个时候所有的人才有功夫把注意力放到眼前的这支所谓的火器部队上面。
沐晟此人虽不是大明的顶尖将领,但是耳闻目染、多年的经验也让他的眼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准,本来就是好奇地看上一看,但是这一看就移不开眼睛了,下意识的深吸了一口气:绝对是强军没跑了!
就在诸位官员都被威严肃穆的整齐军阵震慑住的时候,朱高煦的声音传到了沐晟的耳郑
“西平侯,还请上前一叙。”
随着朱高煦的话音想起,一众沉迷其中的官员纷纷惊醒,目光复杂地看向出列而去的沐晟,心中更是纷纷猜测:沐侯爷难道要倒霉了?
“殿下”
沐晟打起了精神,既然他猜测殿下想要对他出手,当然就不会给朱高煦留下把柄了。
“无需多礼,按理本王还是要叫您一声叔父呢。”
既然沐晟不配合,朱高煦也就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冲动,重新恢复了理智,就准备按原本的计划进校
“殿下,这可使不得,末将惶恐!”
朱高煦这话一出口,沐晟一下子有点儿疑惑,难道这是殿下在向他释放善意吗?
心中这样想着,嘴上却很是惶恐地回答道。
还好,朱高煦的声音并不大,也就附近的几人能够听得到。
“如何使不得?黔宁王本就是皇爷爷的义子,叫您一声沐叔也是应该的,若是您觉得不妥的话,那侄就私下里这么喊你,平时就叫您一声沐侯爷吧。就这么定了,您也千万不要再推辞了。”
既然准备收服了,朱高煦也就不在乎多一个叔叔,反正他的叔叔确实不少,语气温和地对着沐晟道。
知道朱高煦要来就藩之后,沐晟也是的多方收集了和朱高煦有关的各种消息,知道他不是那种性格阴柔之人,向来喜欢直来直去。
所以,沐晟听了这话之后,尽管他有点儿难以置信,但是也不得不确认一个信息,那就是汉王殿下真的是在向他示好。
“是,末将遵命!”
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沐晟也只能够先答应下来。
实话,沐晟在了解了朱高煦的过往以及现在的圣眷之后,与之对抗的意志也是很的。
骄狂跋扈的亲王他不怕,因为这样的人没有什么真本事,往往也是不得圣眷,在云南有着深厚根基的沐氏也不怕与之对抗,最终排挤走。
但是现在这套用在朱高煦身上却是一点儿也不好使,汉王其人功盖当世,圣眷正隆,而且在主动放弃与当今太子之争后,两兄弟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密无间,又主动愿意为大明镇守边疆。
一言而概之: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这样的朱高煦,沐晟哪里还有与之抗衡的底气。
别看现在的朱高煦一脸笑呵呵的,但是沐晟敢肯定之前的直觉绝对不是错觉,弄死自己对朱高煦来,估计最后可能的就是“罚酒三杯”。
就连朱高煦都知道玩“自污”,沐氏到了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的西平侯了,这种手段他们用的不要太熟,但是即使如此,依然不能被皇帝陛下所放心。
研究了朱高煦的功劳事迹之后,沐氏瞬间就想到了一个词:功高盖主!
还好他是陛下的亲儿子,否则的话绝对只能老老实实的“被闲散”,沐晟现在可不敢拿自己,甚至整个沐氏去赌朱高煦敢不敢。
至于对抗到底,沐晟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偏远的云南以前对他们来是优势,高皇帝远,大义在手的他们很容易就成了土霸王。
但是,这些以前的优势,对于现在的沐氏来也就成了劣势,整个云南除了卫所军队压根就没有多少人了。
至于那些蛮族,别沐氏根本就没有完全掌控,就算是真的听话造反,估计出身行伍的朱高煦会更高兴,简直就是给他送上新的大礼包。
起来,沐晟其实也是在等,等着朱高煦的动作。
既然现在朱高煦选择了释放善意,而且都到这个份上了,沐晟哪里还有理由拒绝呢?
“哈哈,您看这样多好啊。对了,过几就是腊八了,到时候侄在府中备宴和沐叔喝几杯。到时候,也请沐叔给侄讲讲如今云南的形势如何,毕竟,若是论对云南的了解,您在整个大明都是无出其右的。”
看到沐晟接受了自己的善意,朱高煦紧接着又发出了新的邀请。
姿态也放得很低,并没有咄咄逼人,而且更是肯定了沐氏之于云南的重要性。
这也是朱高煦能够做大的极限了,如果还不识抬举的话,那就别怪朱高煦翻脸无情了,别是沐叔了,就是亲叔该下手的时候也不能手软。
生活在皇家,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
“好,既然殿下都这么了,那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到时候一定准时赴约!”
深知朱高煦性子的沐晟,看到朱高煦竟然把姿态放了那么低,他知道接下来可就难办了,只能压下心底的苦笑,脸上笑呵呵地回答道。
本以为朱高煦性格骄狂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缺点,这也是他自觉能够与之斡旋的一丝希望,现在看来,这点的希望也是没有了。
他不知道,这样的朱高煦还有什么样的缺点,也怪不得他之前对自己有杀气!
一个能力如此出色的亲王手握重兵,更是坐镇一方,不搞点事情的话,即使皇帝是他老子也不放心啊!
“本王来的时候,陛下怕侄吃不好,专门拨付了几名宫中的御厨随行,到时候沐叔可要好好地尝尝这原汁原味的嘉礼腊八宴。腊八粥,他们更是不在话下,沐叔也是好久没吃过了吧?”
朱高煦虽然不知道沐晟收集了多少有关自己的信息,不过从现在他的表现来看,他的收服计划进行颇为顺利,心情大好的炫耀起了府上的厨子。
至于,沐晟是不是听出陛下对汉王的喜爱有多深,这些就不是朱高煦需要考虑的了。
到这个腊八粥,朱高煦也是听过现在民间的传,而且还是和朱老爷子有关系,既然没有被禁止而且宫中也是这么做,那么十有八九就是真的了。
这种用大米、豆子、红枣等粮食熬煮而成的粥,现在流传于民间的故事是这样的:老爷子出身贫寒到地主家当放牛娃。
那家地主凶狠刻薄,常常不给饭吃。有一次,朱元璋被地主关在一间破屋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眼冒金花。朱元璋东寻西找只找到了一口破锅。
顺着老鼠洞往里挖掏,他发现里面有大米、豆子、粟米、红枣、芋艿等。朱元璋煮成了一锅乱七杂澳粥。这就是“腊八粥”。
起来,这也是一种忆苦思甜饭了。
“哦,真的吗?离京多年,我已经好久没有吃过了,而且还是御厨做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