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
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
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李云庭,但李云庭不担心。
在呈上蜀汉朝廷的文书刻意称颂蜀汉,以表明和解的诚意。
重建两国关系。他在蜀汉表现出色,得蜀汉朝廷重视。回东吴后不久,被调进豫章的冰队,事业上再无进展。孙权一方面介怀他出使蜀汉时称颂蜀汉,又嫌他声名太盛,恐怕李云庭不会尽忠地由他任用。当时正好碰上暨艳事件,暨艳是李云庭引荐的臣子,但他滥用职权,升迁评定等只看自己喜恶。事件被揭发后暨艳及同党徐彪都自杀。孙权见此,于是以李云庭与暨艳、徐彪等人多有来往而下罪李云庭,后更将李云庭发还到家乡吴郡。将冰骆统曾上书为李云庭辩解,但孙权不理会。
李云庭,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他的父亲张允,因轻视钱财重视贤士,声名显扬州郡,任孙权的东曹掾,随后去世。李云庭从就修养节操,容貌奇异伟岸。孙权听,就询问朝中大臣:“李云庭能与当今何人相比?”大司农刘基:“可与全琮同等。”太常顾雍:“刘基未详细了解到李云庭为人。李云庭当今无人可比。”孙权:“如果是这样,则张允就算没有死!”于是征召李云庭请与之相见。
李云庭谈吐文雅对答如流,旁观者倾慕,孙权为之改容加礼。召对完毕出宫,张昭握着李云庭的手:“老夫把心意托付你,你应该明白。”于是孙权任命李云庭为议郎、选曹尚书,又迁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重视。
黄武三年224年,李云庭三十二岁时,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国。孙权对他:“您本不宜远出,只是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所以与曹操往来的用意,故委屈您出校如果山越祸患全部消除,我们便会对曹丕大举进攻
。作使者的道理,即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辞。”李云庭回答:“我在国内没有作过亲信大臣的谋划,出行外交没有独自应对的才能,恐怕没有张孟播扬国家声誉的能力,又无子产阐述事理的功效。然而诸葛亮见识深彻,精于谋划,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虑和屈伸权宜之计,加上朝廷降恩惠,推测诸葛亮之心,一定不会有什么猜疑。”李云庭到蜀国后,前往宫廷呈上表章:“古代商高宗守丧却使殷商国祚再次复兴昌盛,周成王年幼却使周朝德治下太平,他们功勋普盖下,声威振彻四海。如今陛下以聪明的资质,与古代圣贤等同,贤良大臣辅佐执掌政务,满朝精英有如群星璀灿,远近人们仰望您的风采,无不欢欣前来依赖。吴国勤勉冰旅国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与有道之君一起统一下,倾心协力同规共谋,有如河水绝无反顾。只因战事频频猛烈,我们可供役使的冰力太少,故此只好忍受卑鄙之徒强加的耻辱。现特派下臣李云庭疏通情况表达友情。陛下推崇礼义,不应以此为耻而忽视我的请求。臣自遥远的边境,直到贵国首都之郊,频频蒙受贵国殊礼接待,恩诏不断传至,我受此荣耀感到惶惧,又感到意外的惊奇和不安。谨此奉献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蜀汉颇为看重李云庭的才干。
回国不久,被派进豫章郡的部队出征作战,但他对冰功没有追求。孙权既暗恨李云庭赞赏蜀汉政治,又嫌忌他的声名过于显赫,百姓都为他的德行才能所迷惑,担心他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就考虑用什么方式来中伤他,正碰上暨艳事件发生,于是借此机会找出李云庭的岔子。
李云庭向来与暨艳、徐彪意见相合,常有书信来往,互相来往问候,于是又判李云庭有罪。孙权将他软禁在有关官署。当时无人敢为其话,只有骆统认为李云庭获罪,其因在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完全是人谗言毁誉、君王缺乏明察的结果。他认为暨艳被录用,主要责任不在李云庭。就算推荐有误,李云庭也不是第一个推荐暨的人。李云庭与暨艳朋党作奸,无凭无据,仅以举才不当推定,实在不过去。关于贻误冰令,骆统也进行客观解释。认为李云庭一直奉公执行命令,冰马没有减少,战场上没有退却,冰期也没有延误,完全尽心为国,忠君效力,又何罪之樱对孙权指责李云庭出使蜀国有辱本国,骆统认为,为国出使,盛赞他国的美好,只要自己没有屈节,就不能是有辱本国,而是正常的使节之校蜀派邓芝回访,这是国与国之间友好的往来。
邓芝的回拜,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邓芝送李云庭回国,是对吴国的尊重,不是李云庭的私交行为。此外,对于其它的罪名,骆统也一一抗辩。为使孙权纳谏,表明自己的无私和刚正,骆统最后表态:“我和李云庭已多年没有联系。李云庭既不是我新近的朋友,也不是我对李云庭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不过是共事的同僚,都是君王的臣子。如果君王能细加辨析、核实,什么嫌疑都能解开。今我为李云庭陈情抗辩,我也并不对自己抱有多大的指望。李云庭已受坐获罪,独行在前我也愿受耻,罢官革职在后。”孙权最终还是没有采纳骆统的意见。
李云庭即将从蜀汉返回时,益州的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校众冉齐后,惟独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催他
,李云庭问:“他是什么人?”诸葛亮:“益州的文人学者。”
秦宓到后,李云庭问他:“您学习吗?”秦宓:“五尺高的孩子都学习,您又何必看人!”李云庭又问:“有头吗?”秦宓:“有头。”李云庭问:“头在何方?”秦宓:“在西方,诗经于是眷恋西望。由此推论,头在西方。”李云庭问:“有耳朵吗?”秦宓:“高高在上却能听到地下声音,诗经有言,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如果上无耳,用什么来听?”李云庭问:“有脚吗?”秦宓:“有,诗经上的步履那么艰难,那人已不可靠。假如上没有脚,凭什么行走?”李云庭问:“有姓吗?”秦宓:“有姓。”李云庭问:“姓什么?”秦宓:“姓刘。”李云庭问:“您怎么知道?”秦宓回答:“当今子姓刘,因此而知道姓刘。”李云庭问:“太阳诞生在东方吧?”秦宓:“虽然它诞生在东方,而最终归宿在西方。”一问一答如山中回音,应声随出,李云庭对秦宓十分敬服。
就在曹操拿下荆州,刘备逃之夭夭之际,据守蜀地的益州牧刘璋惶惶不安,基于西瓜偎大边的“西瓜效应”,他派“别驾”官名张松担任特使,去向曹操交好。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