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鸿元二年四月,为平西洲动乱,帝念钦点宁国公易安华为主帅,特调华都北城兵马司指挥使沈耻为副帅,封正四品明威将军,点兵五十万,前往西北镇压叛军。
此番西征,宋念考虑着沈耻到底年轻,唯恐震慑不住手下军士,最终还是请了老宁国公为他镇场。
表面上虽是老宁国公为主他为辅,但前者到底年岁上来了,等到了战场上冲锋陷阵的还是沈耻。
一方面为了答谢老宁国公对自己方略的配合,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他老人家此去安心,宋念还特地让易杰仁补了沈耻在五城兵马司腾出来的空缺。
大军开拔当日,玉昭赴奉先殿为征西大军祈福,宋念亲自领着冷溪将他们送出城外五十里,眼看着乌压压一片的乾字军旗猎猎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之后,才肯起驾回宫。
两个月后,易、沈二人将抵达西境之时,死守边关的将士几乎已经到怜尽粮绝,只能紧闭城门,无法应战的地步。
这时由沈耻亲领三千精骑,轻装简行,犹如神兵降,赶在大军到达之前,率先驰援边境。
传回华都的战报上将沈耻带领众将士抵御西洲骑兵,成功守住边关之事,讲得十分言简意赅,并无格外奇异之处。
但传到民间的时候,却又把这一段描绘得神乎其神,甚至将沈耻奉为将星现世,沈少帅千里援西的话本、戏也已一种让人始料未及的速度在坊间传播开来。
如此让人控制不住的局面令宋念心里虚得慌,“不过是一场驰援战,况且当日来犯的也并非叛军主力精锐,其实并不足为道,却被大肆宣扬,搞得国民心生骄狂,盲目自大。等着看吧,这种时候但凡前线传来败绩,国内必然也要跟着出乱子。”
果不其然,七月上,负责往西北押运粮草的军队被报遭袭,沈耻再战西洲主力大军时,因判断失误,被西洲大军杀得节节败退,只得再次退回城中,关门自守。
原还沉浸在沈耻驰援战大获全胜的捷报之中的百姓听到了这个消息,登时一片哗然。
很快便有人开始杞人忧,马后放炮,灰心丧气之言倍出,举国上下人心惶惶。
在这节骨眼上,朝中自然也是骂声一片。
特别是那未曾在此战中得到重用的永顺侯,甚至仗着自己当年的功绩和三朝元老的资历,公然在早朝之时质问宋念这个年轻的皇帝是否用人唯亲,贪功冒进。
气得宋念恨不得撸起袖子和他对骂一场,还好冷溪先替他站出来,一句“不知永顺侯府赊欠国库的四百万两巨债何时还上”就将永顺侯堵了个脸红脖子粗,却一句多余的话都再出来了。
隔这老东西又赶紧上了一道折子,痛陈自己年迈孤寡,子息单薄,家中基业难续,财帛空空,扯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最后总结成一句话:老夫又老又寡,家徒四壁,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