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修仙 > 带着侍女修仙 > 第八十章 中元

第八十章 中元

赵闲闻言停住了身形,很自然的坐回位置。

正襟危坐,翩翩有礼,但就是没把酒拿出来。

这么不上道?龙离公主偏了偏头,带着商量的语气,开口道:“就喝一口,本宫不会亏待你。”

赵闲表情认真:“殿下赏罚分明,从未亏待过赵某。正因如此,伤好之前这酒一口都不行,殿下若觉得我犯上不敬,要罚便罚吧。”

龙离公主一时语噻,仅是给气笑了:“你怎么和朝堂上那些言官似的,就会用这种方法逼本宫就范,换做尉迟虎,翻宫墙都能将酒送过来。”

赵闲抬了抬眉毛,随她如何激将,该做的事情从不回因为几句话而改变初衷。

龙离公主叹了口气,斜靠在软榻之上,也不言语。

故意将气氛弄的很凝重,大有看他能撑多久的意思。

赵闲坐了一会儿,别的没感觉出来,倒是觉得有些无聊。

想起一事,他开口道:“前几日,关外来了个老者,自称搬山道人,眼力不错被万宝楼聘为客卿,我境界低看不出深浅。”

这话的意思,是让龙离公主派个仙人境前辈过去查探一二,以免仙在人前人不知。

龙离公主认真回想后,轻轻摇头道:“晓书楼往日的记载上,没有搬山道人这号人物,道号也非道家敕封的真君天君,你过目后觉得无可疑之处即可,真有本事可以给个供奉身份。”

来大玥寻求庇护或者混饭吃的修士不多,但长年累积也不在少数,大多都是名头吓人却没啥本事的野修。

朝廷虽然来者不拒,但真心不喜欢这些外来人趾高气昂的态度。

加上临江郡一战,几位仙人境供奉都受了伤,请他们做这种小事显然不合适。

听闻让他自行安排,赵闲倒也没有异议,点了点头。

看来,得试试这殷老头的道行,到底有多高。

下午。

东华城中黑云压顶,燥热的夏日多了几分沉闷。

风起,一场暴雨淅淅沥沥的落入了大街小巷中。

时至中元,大小人家携妻带女,前往祖先的安眠处祭拜。

若是离的太远,亦会用香火在地上画上记号,焚香烧些纸钱。

城中街巷间烟火缭绕,又被大雨冲散,所剩只有对故人的缅怀。

赵闲身着黑羽卫的飞鹰服,脸上蒙着黑纱,只露出一双眼睛,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

每逢节日,难免思乡。

年幼之时,父母长辈也会在这天,带着他到赵家的祖坟祭拜,还会让他说一些吉利话。

年纪尚小的赵闲很敷衍,觉得说了也不灵验,每次都会跑到一边和虫蚁斗智斗勇。

现在大了,到觉得祭拜祖先祈求保佑,灵不灵验是其次,那份追跟溯源的血脉之情,才是让人所珍重的。

若真有九泉之下幽冥地府。

做后人的恐怕也是希望先辈早已转世为人重享富贵,而不是在坟前听他絮絮叨叨。

雨势渐大,落在青瓦上沙沙做响。

赵闲撑着黑色的油纸伞,安静的坐在房顶的瓦片上,看着满城风雨。

此处毗邻青莲巷,位于南城街道的一处拐角,是去青莲巷的必经之路。

街上行人不多,多是脚步匆忙。

赵闲听着耳畔的雨声,心思也越飘越远,没等到要等的人,反而有些走神。

还好一辆行来的马车,引起了他的注意。

马车上挂着沈家的牌子,没有护卫跟随,只有一个驾车的小斯。

透过车帘掀起的一角,可以看到一位带着书卷气的女子坐在里面,身着素白衣衫,未佩戴首饰,如纤尘不染的白莲。

只是女子的表情黯然,带着几分愁容。

马车转过街角,驶入了青莲巷。

来着自然是礼部侍郎陈清秋的独女。

今天回娘家显然也是祭祖,只是每次回来都是一个人,有些奇怪。

赵闲坐在房顶上,看了几眼便不在留意。

淋着大雨等了许久,天色已经渐黑。

算着时间,小寒的饭菜因当准备好了。

赵闲屏气凝神,按住了腰间官刀的刀柄。

果不其然,身着麻衣的殷老头,雷打不动的往青莲巷行来。

即便瓢泼大雨,也没能阻止他按时蹭饭。

骑着一片老马,手持那根量天尺,殷老头就这么走在雨中。

虽然雨势颇大,赵闲却注意到他的衣服没有湿,连脸上都是干干净净。

胯下那匹马却被淋成了落汤鸡,不满的晃来晃去。

遮蔽雨水的法器很多,小寒的碧水镯便是这类,算不得多稀有。

仅凭这一点,看不出深浅。

赵闲小心翼翼接近,注意到殷老头表情专注,摸着下巴认真思考,对外界的变化浑然不觉。

这倒是个好机会,措不及防之下,很若以暴露出底细。

赵闲不在迟疑,猛然从房顶跃起。

官刀在空中带出一道白光,斩开了满天雨幕,爆喝声如同白日炸雷。

老马长嘶,惊的抬起了前蹄。

殷老头猛然回神,‘妈耶’一声跳下了马,落在几丈外拍着胸口。

看着空中青年饿虎扑食般的动作,他怒骂道:

“一惊一乍的,想吓死老夫。”

赵闲持刀还在半空,虽然没有真砍的意思,这殷老头的反应之快,还是出乎他的意料。

被人看穿,赵闲的气势骤降,悻悻然的落在了地面上。

撤下脸上的黑巾,他咧嘴一笑:“想看看老伯的修为如何,得罪之处还请见谅。”

殷老头哼了一声,很不满的抬起手中量天尺:

“想试老夫的深浅?来给你个机会,老夫让你瞧瞧天高地厚。”

一刀出手,赵闲已经知道差距太大,真要公平交手,估计连着老头衣角都摸不到。

他收刀如鞘,撑起了雨伞,摇头道:“我甘拜下风,瞧老伯这反应,六境的修士也很难伤到你,我就不自讨苦吃了。”

殷老头这才满意,得意的收起了木棍,和赵闲一起走向青莲巷:

“出来混,特别是修行一道,能打不算什么,山外青山楼外楼,总有打不过的时候。能逃命的本事,才是真本事。”

赵闲撑着雨伞,颇为赞同的点头:“前辈高见,不过杀人的功夫好学,逃命的功夫却没处教,老伯若是有机会,可否指点一二。”

殷老头淡淡撇了他一眼,面带鄙夷:“你走武修一道,生死搏杀时想着跑,未战先输一半。”

赵闲不以为意:“死了可是满盘皆输,再说技多不压身,谁知道以后会遇上什么样的高人,有的跑总比没得逃要好。”

“这话不错。”殷老头赞许的拍了拍赵闲的肩膀:“若世间修士皆如你我,天仙就不会是稀罕玩意,可惜,大部分人都是死脑筋。”

他感慨了一番,话锋一转,又看向赵闲:“不过,老夫还是不会指点你,我这本事密不外传,想要白学,没门!”

赵闲耸了耸肩膀,随意道:“我可拿不出步月山的桂宫酿,看来与老伯大道无缘。”

殷老头面露不屑,对于这句口气甚大的话,理都不想理。

行走在青莲巷口,赵闲想起一事,开口问道:“老伯,方才见你在想事情,可是在案牍库中发现了什么?”

“对了。”殷老头表情一变,忽地加快了脚步,兴致勃勃的道:“老夫正想与你说这事,很有意思。”

“哦?!”赵闲抬了抬眉毛,见老头这般反应,也是起了兴趣。

只是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从巷子的院墙内响起。

是一个女子与老人的说话声。

风吹雨急,能传入巷中,不是因为赵闲听力好,而是说话声音很重。

可以听见礼部侍郎陈清秋话语中的怒意。

尚未听清说什么,便又没了声响,或许也是不想让外人听见动静。

别人家事,赵闲从来没有听墙角的习惯,只当作什么都没听到。

二人走过院口时,门吱呀一声推开。

陈靖柳脸色落寞,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手臂挎着竹篮,里面放有香火等祭拜用的物品。

瞧见门口驻足的赵闲,她先是茫然,很快又恢复如常。

毕竟赵家就住在不远处,能碰上不奇怪。

收起脸上的落寞,陈靖柳弯身对着二人一礼,没有说话,提着竹篮走进了雨里。

沈家的马车,显然被遣回了沈府。

暴雨如瀑,身着素白长裙的她走在雨中,却浑然不觉。

“陈夫人。”

刚走出几步,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她茫然回头。

身着黑羽卫飞鹰服的青年,面带笑容递出了手中的黑伞油纸伞。

“今天的雨挺大,夫人若要出城,至少带把伞。”

陈靖柳才反应过来出门时竟连伞都没带,就这么淋着雨。

她转头看向几步外的院门,驻足良久,终是没有再回去取雨伞。

伸手接过雨伞,陈靖柳面色如常,微微颔首:“谢过赵公子。”

“都是邻居,举手之劳罢了。”赵闲咧嘴一笑,并未多问什么,转身和殷老头冲向了自家院子。

他可没殷老头的护身术法,这瓢泼大雨,几步的功夫都能淋成落汤鸡。

陈靖柳提着竹篮,在原地站了片刻,直到两道人影消失在巷子里,才幽幽的叹了口气,举步前行。

天色很快黑了下来,雨水未减反而加剧。

赵闲与小寒吃过了饭,各自搬了小板凳,坐在正屋的屋檐下,说起家乡的小事。

与赵闲比起来,小寒显然更想家。

女儿家总是念家的,自小在赵府长大,小寒早已把赵府当成了自己的家。

随着少爷出门游历,她虽然也很努力修行,碍于内修的特殊进展缓慢,少爷出门打打杀杀也不带着她,自然怀恋在赵府时的日子。

不过,只要少爷在身边的时候,心情就会变得很好。

听少爷讲那些从书上看来的故事,连她都会忍不住想出去亲眼看看。

少爷在那里,家就在哪里,她是少爷的丫鬟嘛。

若是少爷亲眼看到那些美景,却无人诉说,想来也会觉得无趣。

“少爷,年关的时候,咱们回去一趟吧!”小寒用手撑着下巴,望向自家少爷,小声说了一句。

赵闲呵呵一笑,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好啊。”

小寒眯着弯弯的眸子,嘻嘻一笑:“那咱们,还出来吗?”

显然,小寒也是没玩够的,光看着少爷四处闯荡,她这座下大弟子可还没出过手,就这么回去也觉得可惜。

赵闲想了想,点头:“还得去给陆老拜个年,走水路来京城,也用不了多久的时间。”

屋檐下,殷老头看着雨幕,背负双手,带着几分感慨。

听闻二人的对话,他插了一句:“大玥这地方,确实与众不同。”

赵闲回过头来,莫名望向殷老头:“老伯何出此言?”

殷老头用手接了几滴雨水,轻笑道:“天下清明,魍魉不行与世,老夫以前只在书上见过。”

鬼节的晚上是一年阴气最盛的时候,鬼门大开万鬼游街并非虚言。

即便是仙家宗门治下的地方,也难免产生一两只阴魂不散的厉鬼凶魅。

殷老头白天还没在意,到了夜晚发现城中依然干干净净,心中不禁感叹。

只是赵闲没有去过厉鬼横行的地方,自然不明白他这番感慨的意思。只是开口解释道:

“鬼魅都被黑羽卫抓拿干净,见不到很正常。”

说到这里,赵闲又想起案牍库的事情,他好奇道:“对了老伯,你说在案牍库中有所发现,指的是什么?”

殷老头一经提醒,立刻来了精神。

他跑进赵闲的书房去了纸笔,也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了屋檐下。

抬笔在宣纸上勾勾画画,不出片刻便有了大致轮廓。

赵闲抬眼看去,发现竟是大玥的堪舆图,虽然没有案牍库中的详细,主要的地方却是一丝不差。

赵闲面露惊讶,没想到这老头竟然将大玥的千里山河直接背了下来。

殷老头不在意他的目光,画完了大致的范围后。饶有兴趣的看了一会,才开口道:

“你可看出什么?”

赵闲认真看了许久,除了上面的地方有的去过有的没去过,没有别的感受。

殷老头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指向画卷正中的地方:“这个叫天书峡的地方,不是天然形成,而是后世用外力强行开凿而出。”

赵闲愣了愣,没想到他看出的竟然是这人尽皆知的事情,兴趣不禁大减。

小寒也是莫名其妙,蹙眉道:“老伯伯,这个我们都知道,是神仙一剑劈出来的。”

殷老头连连摇头,解释道:“问题就出在这里。”

他伸出手指,指着天柱山脉以西的光芒区域,开口道:“此处四面环山,形成屏障隔绝内外,不仅常人无法进出,连天地间灵气的流转也在此止步。”

赵闲似懂非懂,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根据记载,大玥立国以前,天柱山以西是十国混战,把天柱山当作了版图的尽头,天柱山脉被劈开后,人们才得以修行。”

殷老头咂咂嘴,可惜道:“虽然凡人得以修行,这一剑却是坏了此地的龙脉,将这好地方变成了与外面无异的不毛之地。”

赵闲这次是真不明白,若不是这一剑,大玥西边至今还在村长争霸,那有现在的国泰民安。

殷老头看出他心中所想,解释道:“这种地势名为囚牛,天地灵气不可入,其内的灵气自然也无法流失,这是成为小福地的底子。寻常仙家宗门为了聚拢灵气,耗费了不知多少金山银山,这种地势可是求之不得。”

“小福地?”赵闲抬了抬眉毛,显然不大信。

未劈开天柱山脉以前,根本就没法修行,何来福地一说。

殷老头也不奇怪,继续道:“里面的凡人之所以无法修行,是因为福地尚未成型。所谓小福地,便是天然形成的大阵,阵内有五处各属一方的阵眼,遵循天道,五行相生相克自成周天。周天未成,五行有缺,自然无法修行。”

赵闲算是听明白了些,点头道:“老伯是说,若不劈开天柱山脉,西边会变成一块福地?”

殷老头嗯了一声:“沧海桑田日月流转,这个天下的福地并非一成不变。按照老夫的推演,只需要万余年的功夫,五处阵眼便可形成,然后借着囚牛地势日积月累,将此地变为一块小福地。这个阵眼可以是山,也可能是河,分属五行之一,受天道眷顾应运而生。”

虽然说的很有道理,赵闲却是脸上一黑,只觉听了半天废话。

万余年的功夫,真正神仙都等不起,更别说凡夫俗子。

看来刘氏祖先劈开天柱山是对的,有总比一穷二白强。

殷老头似乎没有察觉倒气氛的变化,或者说根本不在意,看着宣纸上的简略地图,继续絮絮叨叨:“地势极佳,可惜没有一处阵眼,福地变为了死地,难办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